菜用大豆锈病:症状、原因、防治方法详解

惠农大数据2024-08-241.51 K阅读

症状

菜用大豆锈病是由锈菌引起的一种病害,主要发生在大豆、菜豆、豌豆等豆科作物上。病害初期,叶片上出现小黄点,逐渐扩大形成黄色斑点,后期叶片上出现红褐色锈斑,严重时叶片变黄、枯萎、脱落,影响豆荚的正常发育,导致产量下降。

原因

菜用大豆锈病主要是由锈菌引起的,这种病菌在高温多湿的环境下容易滋生繁殖。土壤中的病菌也是病害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。在豆科作物连作或者土壤中存在大量的病菌时,病害易发生。

防治方法

1. 种植抗病品种:选用抗病性强的品种进行种植,可以有效降低病害的发生率。

2. 合理轮作:豆科作物不宜连作,应该与其他作物轮作,减少病菌在土壤中的积累。

3. 清除病残体:在收获后及时清除病残体,减少病菌在土壤中的存活。

4. 施用有机肥:适量施用有机肥,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,提高土壤肥力,增强植物的抗病能力。

5. 农药防治:在病害初期,可以使用有效的农药进行防治。常用的农药有50%氧化乐果可湿性粉剂、50%多菌灵可湿性粉剂等。

农药配方

50%氧化乐果可湿性粉剂:每亩用量为75-100克,用水50-75升,喷雾均匀。

50%多菌灵可湿性粉剂:每亩用量为75-100克,用水50-75升,喷雾均匀。

亩产万斤优质红薯高产栽培技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