结球甘蓝黑腐病:病因、症状、防治方法详解
结球甘蓝黑腐病
病因
结球甘蓝黑腐病是由细菌引起的一种病害,主要是由Erwinia carotovora subsp. carotovora和Erwinia carotovora subsp. atroseptica两种细菌引起的。这两种细菌都是革兰氏阴性菌,能够在低温下生长繁殖,因此在冬季和早春季节易发生病害。
症状
结球甘蓝黑腐病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叶片黄化、萎缩、腐烂,叶柄和茎部也会出现软腐症状,严重时会导致整株植株死亡。在结球甘蓝的结球部位,会出现黑色软腐病斑,病斑表面有水渍状液体,病斑边缘模糊不清,病斑逐渐扩大,最终导致结球腐烂。
防治方法
1. 种植健康无病虫害的种苗,加强田间管理,保持田间通风透气,避免过度密植。
2. 在播种前,将种子浸泡在50℃的水中10分钟,再用冷水冲洗干净,可以有效杀灭种子表面的病菌。
3. 在病害初期,可采用喷洒过氧化氢、氢氧化钙、氢氧化钠等药剂进行防治,每隔7-10天喷洒一次,连续喷洒2-3次。
4. 在病害严重时,可采用喷洒氯霉素、链霉素、多菌灵等药剂进行防治,每隔7-10天喷洒一次,连续喷洒2-3次。
5. 在喷洒药剂时,应注意药剂的浓度和使用方法,避免药剂过量使用或使用不当导致药害。
农药配方及使用方法
1. 过氧化氢:将过氧化氢稀释至1%浓度,每亩用水50-100升,喷洒全株,每隔7-10天喷洒一次,连续喷洒2-3次。
2. 氢氧化钙:将氢氧化钙稀释至5%浓度,每亩用水50-100升,喷洒全株,每隔7-10天喷洒一次,连续喷洒2-3次。
3. 氢氧化钠:将氢氧化钠稀释至1%浓度,每亩用水50-100升,喷洒全株,每隔7-10天喷洒一次,连续喷洒2-3次。
4. 氯霉素:将氯霉素稀释至1000倍浓度,每亩用水50-100升,喷洒全株,每隔7-10天喷洒一次,连续喷洒2-3次。
5. 链霉素:将链霉素稀释至1000倍浓度,每亩用水50-100升,喷洒全株,每隔7-10天喷洒一次,连续喷洒2-3次。
6. 多菌灵:将多菌灵稀释至1000倍浓度,每亩用水50-100升,喷洒全株,每隔7-10天喷洒一次,连续喷洒2-3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