农药、噻虫吡蚜酮、农业

惠农大数据2024-06-16680阅读

噻虫吡蚜酮

农药噻虫吡蚜酮的作用

噻虫吡蚜酮是一种广谱杀虫剂,主要用于防治各种害虫,如蚜虫、白粉虱、卷叶蛾、小菜蛾、螟虫等。它的作用机理是通过干扰昆虫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,导致昆虫神经麻痹、瘫痪和死亡。

噻虫吡蚜酮是一种新型的杀虫剂,它具有高效、低毒、低残留等优点。与传统的有机磷、氨基甲酸酯等杀虫剂相比,噻虫吡蚜酮对人体和环境的危害更小,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中。

农药噻虫吡蚜酮介绍

噻虫吡蚜酮是一种新型的杀虫剂,属于氯氟苯甲酰脲类化合物。它的化学名为3-(2-氯-5-三氟甲基吡啶-3-基)-8-甲氧基-2-氧代-1-氧杂-6-芳基-1,3,5-三氮杂环庚烷。

噻虫吡蚜酮是一种白色结晶性固体,不溶于水,易溶于有机溶剂。它的熔点为165℃,沸点为520℃。噻虫吡蚜酮的分子式为C23H22ClF3N3O4S,分子量为569.95。

农药噻虫吡蚜酮的常见配方以及使用方法

噻虫吡蚜酮常见的配方有10%噻虫吡蚜酮可湿性粉剂、25%噻虫吡蚜酮水分散粒剂、50%噻虫吡蚜酮乳油等。这些配方的使用方法略有不同,但基本操作步骤相同。

使用噻虫吡蚜酮前,需要先将药剂充分搅拌均匀。然后按照药剂的配方比例将药剂溶解在适量的水中,搅拌均匀后即可使用。

噻虫吡蚜酮的使用量和使用方法根据不同的作物和害虫而异。使用噻虫吡蚜酮的浓度为0.01%-0.02%,每亩用药量为10-20克。使用时应注意保护好自己的皮肤和呼吸道,避免接触药剂。

噻虫吡蚜酮是一种高效、低毒、低残留的杀虫剂,被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中。在使用噻虫吡蚜酮时,应注意保护好自己的身体和环境,避免对人体和环境造成危害。

亩产万斤优质红薯高产栽培技术